第八章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
北京湿疹医院那个好 http://pf.39.net/bdfyy/dbfzl/210619/9082790.html 一、A1 1、下列哪种疾病临床上同时存在贫血及脾大 A、地中海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以上都不是 A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原名为地中海贫血或海洋性贫血。本病是由于遗传的珠蛋白基因缺失,使血红蛋白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珠蛋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所致的贫血。是溶血性贫血的一种,溶血性贫血临床上常表现为脾大。 2、关于尿含铁血黄素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用普鲁士蓝反应显示含铁血黄素 B、亦称Rous试验 C、阳性对慢性血管内溶血的诊断价值最大 D、阴性结果可排除血管内溶血存在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为阳性 D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又称Rous试验。当血红蛋白通过肾滤过时,部分铁离子以含铁血黄素的形式沉积于上皮细胞,并随尿液排出。尿中含铁血黄素是不稳定的铁蛋白聚合体,其中的高铁离子与亚铁氰化钾作用,在酸性环境下产生普鲁氏蓝色的亚铁氰化铁沉淀。慢性血管内溶血时阳性。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常为阳性。 3、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叙述中何项错误 A、是血浆中停留最久的来自血红素的色素 B、血浆结合珠蛋白消失前就可出现 C、是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判断指标 D、最后由肝细胞摄取并消除 E、与硫化胺形成一个容易识别的铵血色原,在nm处有一最佳吸收峰 B 血浆中游离的血红蛋白可被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再分解为珠蛋白和高铁血红素,后者先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消耗完后,高铁血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形成高铁血红素白蛋白,后者与硫化胺形成一个容易识别的铵血色原,用光谱仪观察结果,在绿光区nm处有一最佳吸收区带。 4、溶血性疾病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的是 A、PNH B、黑尿热 C、蚕豆病 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E、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 D 血管外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正常,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5、血管内溶血最严重的标志是 A、血浆血红素结合蛋白减低 B、含铁血黄素尿出现 C、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血症 D、血浆结合珠蛋白降低些 E、游离血红蛋白出现 C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阳性提示严重血管内溶血。此时Hp已经消耗殆尽。 6、血清结合珠蛋白测定正常参考范围是 A、0.8~2.7g/L B、<0.15g/L C、>0.20g/L D、<0.10g/L E、20~30g/L A 血清结合珠蛋白(Hp)测定的参考值0.8~2.7g/L。 7、血浆游离Hb测定哪项错误 A、在pH7.6左右 B、在pH5.6左右 C、于nm处测吸光度 D、正常参考值<40mg/L E、颜色变化是绿→蓝→紫红 A 血浆游离Hb测定原理:血浆游离Hb在酸性(pH5.6左右)条件下,能够具有过氧化酶活性,催化联苯胺接受H2O2的氧化发生颜色变化,绿→蓝→紫红,在nm处测定吸光度,与已知Hb浓度标本比色。 8、下列哪种疾病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 A、肝外梗阻性黄疸 B、蚕豆病 C、肿瘤 D、感染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C 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阳性提示严重血管内溶血。肿瘤时不出现血管内溶血,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试验阴性。 9、下列哪项不是直接检查溶血的试验 A、血浆游离Hb检测 B、血清结合珠蛋白检测 C、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 D、尿含铁血黄素试验 E、网织红细胞计数 E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显著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Hp)检测、血浆高铁血红素白蛋白检测、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都可用于直接检查溶血。 10、有关血红蛋白尿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尿棕红色 B、见于急性血管内溶血 C、尿镜检红细胞(+) D、隐血试验阳性 E、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C 血管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血浆中的游离血红蛋白超过mg/L时,血红蛋白可随尿排出,尿中血红蛋白检查阳性。其特点为外观呈浓茶色或透明的酱油色,镜检无红细胞,但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11、有关含铁血黄素尿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慢性血管内溶血时少见 B、Rous试验可检出 C、急性溶血初期可阴性 D、Hb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分解而成 E、阴性不能排除血管内溶血 A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又称Rous试验。该试验的临床意义:慢性血管内溶血时阳性。 12、不符合溶贫骨髓象特征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无巨幼红细胞 E、有核红细胞显著增加 C 溶贫骨髓象特征:骨髓穿刺物涂片显示有核红细胞显著增多,脂肪减少,粒、红细胞比例缩小或倒置。幼红细胞有丝分裂象增多。如果同时有叶酸缺乏,则有巨幼红细胞。注意长期大量溶血和骨髓代偿性增生非常旺盛时,可出现叶酸缺乏。如发生再生障碍,可见红细胞显著减少。 13、下列哪一项不是溶血性贫血的共性改变 A、血红蛋白量减少 B、网织红细胞绝对数减少 C、红细胞寿命缩短 D、尿中尿胆原增高 E、血清游离血红蛋白升高 B 溶血性贫血时,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减少,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多,常为2%~5%。 14、有关溶血性贫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红细胞破坏过多 B、红细胞寿命期缩短 C、骨髓造血代偿功能大于正常6~8倍 D、有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E、以上都是 E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存活期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如果原来骨髓的造血功能正常,那么骨髓的代偿性造血功能可比平时增加6~8倍,溶血发生的部位分: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 15、不符合急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A、发热,酱油色尿可伴休克 B、急性贫血伴黄疸 C、肾衰竭 D、出现左肘关节肿胀 E、蚕豆病 D 急性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可突发寒战、高热、面色苍白、腰酸背痛、气促、乏力、烦躁、亦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这是由于红细胞大量破坏,其分解产物对机体的毒性作用所致。游离血红蛋白在血浆内浓度越过mg/L时,即由尿液排出,出现血红蛋白尿,尿色如浓红茶或酱油样,12小时后可出现黄疸,溶血产物损害肾小管细胞,引起坏死和血红蛋白沉积于肾小管,以及周围循环衰弱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贫血,缺氧、严重者可发生神志淡漠或昏迷,休克和心功能不全。Rous试验阳性。 16、下列哪项属于血管内溶血 A、PNH B、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脾功能亢进 A 溶血按发生的部位可以分为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其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属于血管内溶血。 17、与血管外溶血不符合的是 A、常为慢性经过 B、脾不肿大 C、常为先天性 D、破坏的红细胞被单核-巨噬系统吞噬 E、黄疸 B 血管外溶血常表现为:贫血、黄疸、肝、脾肿大。 18、不符合血管外溶血的是 A、一起病缓慢,脾大明显 B、无或轻度血红蛋白尿 C、含铁血黄素尿阳性 D、脾切除有效 E、常为先天性 C 血管外溶血:红细胞在血管外,即脾脏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被吞噬破坏,之后血红蛋白被分解,不形成血红蛋白血症。常为慢性,可急性加重,常见贫血、黄疸、肝脾肿大,尿含铁血黄素一般为阴性。 19、有关血管内溶血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多为急性发作 B、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 C、肝脾常肿大 D、多为获得者 E、肝、脾不大 C 血管内溶血很少见肝、脾大。 20、成人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 A、缺铁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细胞贫血 C 溶血性贫血是外周血涂片常出现有核红细胞。 21、属于获得性免疫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是 A、心源性溶血性贫血 B、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C、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的贫血 D、疟原虫感染所致的贫血 E、冷凝集素综合征 E 获得性免疫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药物诱发的免疫溶血性贫血,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输血反应。 22、发生血管内溶血时常见 A、肝、脾肿大 B、贫血、黄疸 C、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D、骨髓再障危象 E、尿含铁血黄素 B 特征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病因 红细胞内缺陷,外因素获得性多见 红细胞内缺陷,外因素遗传性多见 红细胞破坏场所 血管内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病程 急性多见 常为慢性,可急性加重 贫血、黄疸 常见 常见 肝、脾肿大 少见 常见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少见 常见 红细胞脆性改变 变化小 多有改变 Hb血症 常>mg/dl 轻度增高 Hb尿 常见 无或轻微 尿含铁血黄素 慢性可见 一般阴性 骨髄再障危象 少见 急性加重时可见 LDH 增高 轻度增高 23、发生血管外溶血时,不常见的是 A、贫血、黄疸 B、肝、脾肿大 C、血红蛋白尿 D、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E、红细胞脆性改变 C 特征 血管内溶血 血管外溶血 病因 红细胞内缺陷,外因素获得性多见 红细胞内缺陷,外因素遗传性多见 红细胞破坏场所 血管内 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病程 急性多见 常为慢性,可急性加重 贫血、黄疸 常见 常见 肝、脾肿大 少见 常见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 少见 常见 红细胞脆性改变 变化小 多有改变 Hb血症 常>mg/dl 轻度增高 Hb尿 常见 无或轻微 尿含铁血黄素 慢性可见 一般阴性 骨髄再障危象 少见 急性加重时可见 LDH 增高 轻度增高 24、筛选试验为Rous试验,确诊试验为Ham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血红蛋白病 B、冷凝集素综合征 C、蚕豆病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E、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D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筛选试验为Rous试验,确诊试验是Ham试验。 25、筛选试验选用Rous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 B、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C、药物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D、急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E、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B 筛选试验选用Rous试验的溶贫包括:PNH,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26、筛选试验选用Coombs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 A、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 B、血红蛋白病 C、蚕豆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冷凝集素综合征 E 选用Coombs试验为筛选试验的溶血贫血包括:冷凝集素综合征,药物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急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27、筛选试验选用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溶血性贫血是 A、G6PD-CNSHA 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C、蚕豆病 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E、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D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筛选试验可选用红细胞形态检查。 28、Rous试验结果阳性见于 A、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B、血红蛋白病 C、冷凝集素综合征 D、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E、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A 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时,Rous试验阳性。 29、不符合溶血性贫血骨髓象的是 A、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B、粒红比值减低 C、三系显著减低 D、中晚幼红增多 E、无巨幼红细胞 C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细胞系增生显著,幼红细胞总百分率常>40%,原始及早幼红细胞增多,但仍以中、晚幼红细胞增高为主,细胞形态染色无明显异常。粒系细胞总百分率可相对减低,但其各阶段比例及细胞形态染色大致正常。粒、红比值明显减低甚至倒置。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成熟红细胞形态学改变同外周血。 二、A3/A4 1、患者,女性,34岁,贫血貌,皮肤巩膜黄染;化验检查:网织红细胞20%,直接Coombs阳性。 1、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病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巨幼红细胞贫血 C 溶血性贫血血象: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慢性型Hb多在40~80g/L,周围血涂片球形红细胞增多,常见有核及嗜多色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增多,可超过10%。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本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最好同时做直接法和间接法,直接法的意义更大,可作为病情程度变化和随访的指标。 2、外周血涂片检查可出现 A、口形红细胞 B、高色素大红细胞 C、镰刀形红细胞 D、嗜多色红细胞 E、低色素小红细胞 D 成熟红细胞出现嗜多色红细胞、嗜碱性红细胞、高色素大红细胞、低色素小红细胞,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缺铁性贫血。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fy/7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