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为了孩子的微笑

陈艳,遵医附院儿科教研室主任,小儿内二科主任,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优生与遗传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儿童肿瘤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感染专业委员、贵州省地中海贫血协作组及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儿童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有扎实的儿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儿童血液肿瘤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恶性实体肿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出凝血疾病及地中海贫血等诊断及治疗。发表论文30余篇,SCI9篇,参编专著6部。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课题6项。参与国家高科技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大项目。

儿科天使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

——《言医·序》裴一中(明)

投身儿科扎根西南

医药行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一是因为孩子的沟通能力差,医生必须精准地判断病因;二是因为家长的期望值非常高,要求看病只许成功并且要立马见效。三十年来,陈艳却一直坚守在儿科医生的这块阵地上,行医生涯中从未有过一起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尽心、尽力、尽责,用白衣天使的羽翼,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

年,陈医院儿科实习。当时有一个就诊时家长已经不抱希望的垂危患儿,但陈艳和老师们没有放弃,那时没有重症监护室,无法对患者进行实时药物浓度的监测,他们便彻夜未眠地守在病床旁边,每隔5分钟观察一次病情变化。经过一夜的积极抢救,天快亮时,略有好转的孩子突然睁开了眼睛,冲着陈艳甜甜一笑。“孩子灿烂的笑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种感觉特别好,虽然当时觉得很累,但是心里觉得很欣慰,觉得所有的辛苦、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年,陈艳从医院博士毕业,医院血液/肿瘤科工作。年,陈艳接受美国基金全额资助赴全球最好的儿童血液肿瘤研究院——美国St.Jude医院学习。年,陈医院血液科做博士后研究,期间,她和导师共同的研究获得了重大突破,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细胞》上在线发表,另一个研究成果在年美国血液学年会上壁报发表,同时在当年的中国健康报上刊登。陈医院学习、工作的经历,以她的学识和医术完全可以留在条件更好的地方,而她毅然回到西南小城。“遵义医学院培养了我,我也是时候回到遵义为当地的老百姓服务了。”

光阴如梭感动常在

至今,陈艳的从医生涯已近三十载,期间经她救治的患者难以计数,动人的故事也发生了不计其数。在这个最容易让人丧失希望的医学领地,她不仅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更是一位播撒爱与希望的幸运之神。

年,医院血液肿瘤科工作的时候,有个名叫吴丹青(化名)的8岁小病患,患有十分常严重的皮肤NK-T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症,全身浮肿得特别厉害,各个脏器都出现问题,治疗十分棘手,医院但治疗效果不好,最医院血液肿瘤科——西南乃至全国最权威的地方。

来的时候,小丹青已饱受病痛折磨,情绪非常糟糕,他的父母也无比焦虑,不大信任医生。陈艳看过病人后告诉家长,这种病死亡率及高,目前患儿病情危重,常规化疗效果不好,陈艳和她的同事们在征得患儿父亲地同意后大胆采取了新的治疗方法-血液灌流的方法,他们每天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采取综合治疗等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孩子终于慢慢好起来,情绪也渐渐转好,一看到陈艳就会欢笑。陈艳感慨道,“你发自内心地对病人好,病人及家长是能感受到的。”

儿医困境不忘初心

陈艳还曾接诊一个一岁多的脑膜白血病患儿,在孩子的病情确诊后,母亲抛下这个家,不告而别,年轻的父亲独自带着孩子四处寻医问药,却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治愈孩子,屡次想要放弃。陈艳不断鼓励这位父亲坚持治疗,并帮他申请到了免费治疗白血病的新农合医保,经过2年多的治疗,孩子的白血病治愈了,由于孩子还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陈艳的帮助下,心外科刘达兴主任主动联系患儿的父亲,免费为其治疗心脏病,现在孩子已经和他的父母一起在广州生活学习了.对陈艳而言,当医生不仅仅要治病救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家长孩子建立信心、坚定信念,和他们一起共渡难关。

陈艳说她最大的心愿是遵医医院的移植病房能够早日建成。因为儿童血液肿瘤病房成立后病人很多,其中一部分难治及复发的白血病以及其他肿瘤必须通过骨髓移植和免疫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陈艳参加了全国地中海贫血的筛查项目,她负责贵州省的筛查。她们调查了全省18个县市9个民族共3万余人,结果显示贵州省的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率高达9.8%,差不多10个人里就有1个携带有该基因。随着地贫工作的开展,重型地中海贫血的患者也越来越多,需要终身输血及去铁治疗,而根治的最佳办法只有造血干细胞移植。但是目前医院可以进行移植,医院完全配型成功还需要排队五年时间,很多病人等不了。如果移植病房建成,患儿就不用去外地等那么长时间,就可以早日治愈了。

“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位始终眉目含笑,娴静从容的医者,胸怀着至善的从医之德,十年如一日的锤炼着自己的医术造诣,才会有今日患者口中“美丽与智慧兼具一身,医德与医术并驾齐驱”的儿科天使——陈艳。

END

编辑

龚喜

审核

罗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exlcnz/5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