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你了解吗
什么是贫血?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而产生的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g/L,孕妇Hbg/L 即为贫血。 哪些病会出现贫血? 贫血的病因非常多,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红细胞产生减少。包括缺乏造血原料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不良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亦可出现贫血;还有多种非血液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等都可以引起贫血。 二是红细胞破坏过多。包括各种原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三是红细胞丢失过多。如外伤、月经过多、痔疮出血、鼻出血、胃溃疡、消化道肿瘤引起的呕血、便血等。 因为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贫血,所以患者因贫血就诊时,血液科医生在详细的问诊和全面的体检后,会针对性地建议患者做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贫血的病因。 最常见的贫血是哪种? 最常见的贫血是缺铁性贫血。是由于铁缺乏所致的贫血。其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地区、婴幼儿、育龄妇女明显增高。 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缺铁性贫血? 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铁吸收障碍: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Crohn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铁丢失过多: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过多、咯血和肺泡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来源:医院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微 扫描指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fy/5857.html
- 上一篇文章: 血常规三系减少会是什么病
- 下一篇文章: 血液系统疾病的核保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