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更新~

最近遇到一个拿着体检B超单询问我“卵巢多囊样改变是什么意思”的患者,并且非常担忧地问我“将来会不会得卵巢癌”,把我问得一脸懵。不过不知者勿怪之,我想着应该还有不少女性朋友对这个疾病缺乏认识,那雪梨医生今天就继续来科普。

“卵巢多囊样改变”是B超结果,因为卵巢内有数个直径10mm(1cm)的小卵(囊)泡,呈珍珠样排列,于是超声科医生就做出了这样的诊断。仅仅一张B超单并不能明确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一、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我们妇科医生通常简称为多囊。

“多囊”的诊断标准十分严格,明确诊断除了有临床症状外,还需要B超检查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

主要是月经失调和不孕。也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

一侧或两侧卵巢各有12个以上直径10mm(1cm)无回声区,围绕卵巢边缘,呈车轮状排列,称为“项链征”。

▲项链征

血清雄激素(睾酮)升高,血清LH(促黄体生成素)升高等。

“多囊”病因复杂,至今未明,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与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精神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而产生的。

需要说明的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终生无法根治,月经不规律的问题会间断反复出现。即使诊断为“多囊”,患者也不要过分紧张,可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多囊”具有可控性,是可以对症治疗的。

二、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如何治疗呢?

(1)首先调整生活方式

此方法适用于所有的多囊患者,不论是否伴有肥胖。若有作息不规律、暴饮暴食、久坐不动的不良习惯,请注意,要痛下决心改掉了!规律作息、控制体重,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生活方式的改变也可以减少腹部脂肪,改善高脂血症,改善高胰岛素血症。

体重控制后也可以较好地改善卵巢反应和排卵问题。

(2)药物治疗

月经不调以及不易受孕的问题都可通过药物调理达到治疗目标。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应注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预防肥胖和各种代谢问题的出现。

①有生育要求者,需要在生活方式调整、抗雄激素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基础治疗后,用药物促排卵的方法帮助怀孕;

②无生育要求者,对青春期有多囊高风险倾向的女孩和已经生育过无生育要求的女性,推荐的治疗方法是适当减轻体重和调整生活方式,恢复月经周期。

在这里雪梨医生需要强调一下,多囊患者在怀孕后由于胚胎缺乏孕酮支持,容易出现妊娠期自然流产、生化妊娠或者胚胎停育,所以发现怀孕后应积极保胎。

(3)预防远期并发症

“多囊”的远期并发症有:

①代谢性疾病如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②子宫内膜癌

多囊患者往往具有胰岛素抵抗、向心性肥胖、血脂紊乱及高雄激素血症等特征,将来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应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代谢紊乱。如果月经长期不来潮,发生子宫内膜癌的风险也增高,应注意保护子宫内膜。

具体做法是,如果“多囊”患者月经超过了3个月未来,医院检查并用药让月经来潮了。

为什么?因为育龄期女性如果停经超过6个月,出现闭经,将产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子宫内膜容易发生病变,另一方面由于我们人体器官和功能的“用进废退”,子宫可能会萎缩变小,退化成幼稚子宫。所以,我们女性一定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jc/9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