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一院幼童突然住进重症监护室,这是
乐乐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2岁4个月,每天蹦来跶去,一刻不得闲。7天前,妈妈发现乐乐前胸后背出现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同时经常流鼻血,没有当回事,两天前乐乐出现右下肢及颜面磕碰后出现瘀斑及皮肤血肿,妈妈瞬间紧张了。 赶忙带来我院儿科就医,门诊值班医生尹丽华接诊后,立马给乐乐开了血常规化验,结果一出,妈妈傻眼了,血小板数值为6*/L,比正常值明显减少,属于极重度,尹医生立即请示申鹏主任,申鹏主任看过患儿,告诉妈妈这是引起乐乐皮肤出血的原因,有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孩子目前非常危重,有可能自发性出血不止,尤其是怕颅内出血,随时有生命危险,立即安排入住儿科重症监护室,限制活动,避免磕碰,同时让值班医生胡尚东急行输血前检查,立即给予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经过两天的对症治疗,血小板快速升高,乐乐又可以到处跑跳了。 症状识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以自发性出血和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免疫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本病见于任何年龄段,分急性和慢性两型,病程≤6个月为急性型,病程>6个月为慢性型。 临床以急性型多见,起病较急,以皮肤黏膜广泛性出血、鼻衄或齿龈出血为主要特点,胃肠道出血和尿血较少见,多伴见失血性贫血,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而导致死亡。皮肤表现为散在出血点、瘀点或大片瘀斑,四肢多见,也可见于颜面、颈部、躯干、外生殖器等部位,或可形成血肿。睑结膜、球结膜下、上颚等黏膜部位可见出血点。鼻衄或齿龈出血较常见,呕血和黑便多是由于大量鼻衄时咽下淤血所致,而真正胃肠道出血少见。慢性型多见于学龄前儿童,女多于男,起病缓慢,出血症状较轻,多在外伤后出血,可反复发作。 01 根据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程度分为四度 ①轻度:血小板在50~*/L,只在外伤后出血。 ②中度:血小板在25~50*/L,尚无广泛出血。 ③重度:血小板在10~25*/L,见广泛出血,外伤处出血不止。 ④极重度:血小板低于10*/L,自发性出血不止,可危及生命。出凝血时间检查: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多正常。 查找病因 大部分儿童发病前3周左右有病毒感染史,极少部分在疫苗接种后发病。目前认为病毒感染引起ITP并不是病毒的直接作用,而是有免疫机制参与,患儿血清中产生大量血小板抗体,引起血小板被吞噬细胞破坏。 注意养护 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外伤和磕碰,以免加重出血。 饮食要遵循有营养和易消化的原则,不要吃冷硬辛辣的食物。 不要搔抓皮肤瘀斑,以免引起感染。 鼻衄时可先压迫止血,若无效再予油纱条填塞鼻腔,保留48~72小时。 注意与其他感染患儿隔离,因交叉感染会加重病情。 家长要注意与患儿交流,陪伴在他们左右,消除其恐惧心理。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若出现头痛、呕吐、烦躁、嗜睡、抽搐或颅神经压迫表现者,有可能是颅内出血,应及时就诊。 加强预防 1、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避免呼吸道感染。 特别提醒 本病主要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鉴别。 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发热、贫血和出血三大症状,全血细胞下降,白细胞总数减少。骨髓象提示粒系、红系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减少。 急性白血病:若末梢血象或骨髓象中找到各种幼稚细胞可资鉴别。 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可仅表现为血小板下降,可查ANA和抗Sm抗体等协助诊断。 过敏性紫癜:其皮疹形态、分布与本病有很大不同,血小板不低。 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有严重感染、脾肿大、化学和药物中毒等原发疾病。 联系方式 儿科医办室 儿科护士站 编辑:韩璐 初审:郭亚苹 编审:王增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qc/5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曝光山西晋城公布一批失信黑名单,地址
- 下一篇文章: 背诵版护士资格考试历年高频考点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