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千万不能瞎补,多汗枕秃未必一定就是佝偻
宝妈 小康君,经常看你给家长回复“补充维生素AD,多晒太阳……”你说“这是预防佝偻病,防止宝宝缺钙,对钙吸收不完全的。”我就想问一问,什么是佝偻病?能不能解释一下呢? 我所说的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指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因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小康君什么是佝偻病?佝偻病,其实就是大家常说的“软骨病”。属于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的一种。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 佝偻病的原因1 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 食物中的维生素D含量往往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再加上喂养不当的因素,就很容易造成维生素D的缺乏。 2 紫外线照射不足 一般日照时间的长短与佝偻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南方日照时间长,佝偻病的发病率低;相反,北方日照时间短佝偻病的发病率就高。此外,如果存在吸收或阻挡阳光中紫外线的因素,也可造成内源性维生素D生成不良,如现代高层建筑的遮挡;空气污染以及整日闭门不出等。 3 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 1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人乳中钙、磷的比例适当,为2:1,容易吸收;而牛奶中的钙、磷含量虽然较高,但因磷含量过高,反不易吸收。因而,牛奶喂养的小儿中佝偻病的发病率较高。 2生长发育过快小儿生长发育过快时,维生素D的需要量大,如供给不足就易发生佝偻病。此外,早产儿原本体内钙、磷储备不足,加上出生后生长发育较快,极易发生佝偻病。 3慢性疾病如慢性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及肝、肾疾病,往往影响钙、磷吸收,易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的早期症状佝偻病的多发生在2-3岁儿童身上,初期发病在3个月左右的宝宝身上较为多见,在发生佝偻病后,症状表现以精神症状为主,早期表现为多汗、好哭、睡眠不沉、易惊,由于头部的多汗而使头部发痒,孩子常摇头摩擦枕头而致头枕部秃发。 注意以上的表现只能提示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但并不一定就是佝偻病,想要确诊,医院进一步检查,有医生做出专业诊疗。 虽然佝偻病主要是因为体内维生素D缺乏,但也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的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佝偻病患儿最主要的变化是由于骨骼病变所出现的症状,这是佝偻病的特征表现。 如何预防佝偻病?1 注意母亲的孕期保健 母亲在怀孕期间应加强营养,多吃些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D的食物,如鸡蛋、瘦肉及动物肝脏等;并要多晒太阳;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维生素D制剂。 2 尽量采用母乳喂养 由于母乳中所含的钙、磷比例适当,使奶中的维生素D及钙均易于吸收,因此,有条件时应尽量让孩子吃母奶。 3 多晒太阳 由于晒太阳既经济、方便又安全,可认为是防治佝偻病的良好措施。一般如每天坚持晒太阳2小时左右,就能满足小儿对维生素D的需要。因此孩子满月后就可以开始晒太阳并且每天逐渐增加晒太阳的时间。但要注意:夏天晒太阳时最好在树荫下,避免日光直晒;冬天不可隔着玻璃晒太阳,以防紫外线被吸收。 4 必要时及时添加维生素AD 有的妈妈担心每天给宝宝补充维生素AD有可能会导致维生素AD中毒。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亚临床状态维生素A缺乏防治方案》、《佝偻病早期综合防治方案》、《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明确建议:新生儿出生15天起应每天补充维生素AD,推荐每日口服维生素AIU-IU,维生素DIU-IU。医生推荐给宝宝服用的维生素AD制剂通常是OTC药品,其配方也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设计的,每日补充剂量是宝宝每天必须摄入的剂量,因此,只要妈妈们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每日给宝宝正确补充,是不会造成宝宝维生素AD中毒问题的。有效地补充维生素AD可以防止佝偻病的发生。 爱儿课堂有宝妈问”能不能只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AD和维生素D有什么区别?“ 其实,维生素AD就是维生素A和D。 维生素A对视觉发育、免疫功能建立、骨骼发育、造血功能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维生素A在整个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 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对钙质的吸收,维持正常钙、磷代谢,帮助骨骼、牙齿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同时,维生素D对增强免疫力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中国婴幼儿、儿童整体维生素A摄取量普遍偏低,在全球属于维生素A中度缺乏国家,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孩子存在维生素A缺乏问题,而小于6个月的小婴儿缺乏问题更为严重,将近80%存在维生素A摄入不足问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虽有所减轻但仍存在,所以,中国的宝宝需要维生素A与维生素D同补。 关于佝偻病的3个误区大揭秘1 出汗多,有枕秃,不一定就是佝偻病 许多家长照本宣科,以为孩子只要枕秃或夜间出现汗多,就一定是缺乏维生素D。其实孩子爱出汗,还有其他原因。孩子在白天活动量比较大,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代谢旺盛,转入睡眠时,人体进入基础代谢,但孩子的植物神经功能发育还不完善,只能从代谢旺盛渐渐过渡到基础代谢,所以体内大量的热能会以出汗的方式释放出来。如果孩子的出汗现象在入睡后1~2小时逐渐消失,可视为正常。 由于头部出汗多,孩子睡觉时不太舒服就会出现摆头现象,枕部便会出现脱发圈。因此,出汗多、有枕秃的儿童不一定都是佝偻病。大家要注意,典型的患有佝偻病的小儿常常是整夜出汗,上半夜换衣服后,下半夜衣服仍然是湿的,而且出汗有酸臭味。当然这种情况也不是绝对的,需要和其他情况结合起来综合分析。 2 血钙和血磷对早期诊断佝偻病无帮助 有些小诊所或药店,为了鼓励家长买药,宣称给孩子做头发或尿液钙检测可以诊断佝偻病,他们说该方法没有损伤,没有痛苦。但是这种方法绝对不可信的,已经完全被医学界否定。一次尿钙检测的结果是不可靠的,24小时尿钙检测才有一定价值。 血钙和血磷测定对早期诊断佝偻病无帮助。佝偻病早期,血钙和血磷一般不降低,严重时才会有血钙和血磷下降,因此,血钙和血磷测定,对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也没什么价值。目前临床上,测定指头血中骨碱性磷酸酶活性的方法比较可靠,检查值如果大于u/L,结合孩子的临床情况,可以考虑是佝偻病。 3 鱼肝油制剂千差万别,谨慎使用 鱼肝油制剂有不同的配方。有淡鱼肝油,如橙汁鱼肝油中含V-D只有11单位,含V-A77单位,如果每天需补充单位的V-D,V-A的摄入量却远远超过了生理需要量,因此,不宜用橙汁鱼肝油作为预防或治疗儿童佝偻病。 建议应该给儿童补充浓缩鱼肝油制剂,但浓缩鱼肝油制剂也由于V-D与V-A比例不同而有许多种剂型。 注意2:1剂型含V-A单位,含V-D单位,如果按每天补充V-D单位,则补充V-A单位,没有超过规定的小儿每日应补充的V-A量,不会造成V-A过量或中毒。 3:1剂型的含鱼肝油含V-D单位,含V-A1单位。 10:1剂型的含V-D单位,含V-A单位,都不适宜小儿服用,尤其是10:1的含V-A量太高,更不适宜小儿补充V-D使用。另外,还有纯的V-D制剂,也比较适宜补充每天的生理需要量,如WHO组织推荐的浓缩V-D胶丸,每丸含V-D10万单位。 小康君嘚吧嘚佝偻病,看似简单的病,但是家长们最好不要在家里盲目用药。作为医生,诊断任何一种疾病,医生都是要根据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查体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评估的。所以,家长们不要但凭经验和猜测给孩子用药,“是药三分毒”,请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医院做相关检查,这是最合理的方法。 看完点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育儿常见问题汇总 点击下方关键词,解决宝宝常见病! 厌奶丨生长发育轨迹丨调整头型丨鹅口疮丨出牙丨眼屎多丨清理鼻屎丨咳嗽排痰丨乙肝丨晒太阳丨把尿丨积食丨囟门丨消化不良丨湿疹丨发烧丨缺钙丨安抚哭闹宝宝丨绿便丨手足口病丨便秘丨腹泻丨育儿常见问题合集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专家在线咨询问题噻~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sh/2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治疗风湿骨病你知道哪种方法好吗新白马寺告
- 下一篇文章: 治疗风湿病用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