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腹泻的临床治疗66期
今日练习 林某,50岁。素有胃病。 近来时常呕吐,胸间痞闷,一见到食物便觉恶心,有时勉强进食少许,则食下即呕,口微燥,大便溏泄,一日两三次,脉虚数。 处方:__汤。 服1剂后,呕恶、泄泻均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乌梅丸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甘草解毒案 上期原医案 王某某,男,47岁。慢性腹泻已3年,常有粘液便,大便日3~5次,常有不消化之物。 大便化验有少量白细胞;医院乙状结肠镜检查为肠粘膜充血、肥厚;钡餐检查,有慢性胃炎。 近年来腹泻加重,纳呆,腹胀,体重下降10余斤。半年来,心悸渐加重,伴有疲乏无力。 查心电图为频发性室性早搏,有时呈二联、三联律,服西药及中药活血化瘀之剂未效。脉沉细而结,舌尖边略红,苔灰。 证属久利,肠胃失调,厥气上逆,心包受扰。 治宜酸以收之,辛以温之,苦以坚之,拟乌梅汤加味。 处方:乌梅3枚,花椒4.5克,黄连6克,干姜4.5克,黄柏6克,细辛3克,党参9克,当归6克,桂枝6克,制附片6克,炙远志4.5克。 服5剂药后,食欲大振,大便次数减少,粘液消失,心悸减轻,睡眠亦见好转。 又服7剂,大便已成形,每日1次,复查心电图亦转正常。随访2年余,未再犯病。(蒲辅周医案) 按语 《伤寒论》之厥阴病提纲第条云:“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似可理解为厥阴心包之为病。又第条谓:乌梅丸“又主久痢”。 本例用乌梅汤治愈慢性腹泻,心悸亦渐消失。可见《伤寒论》之六经辨证虽主要言外感热病,然其论脏腑病之理法方药规律,杂病亦可借鉴。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各家论述 《注解伤寒论》: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乌梅之酸以收肺气;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人参之甘以缓脾气;寒淫於内,以辛润之,当归、桂、椒、细辛之辛以润内寒;寒淫所胜,平以辛热,姜、附之辛热以胜寒;蛔得甘则动,得苦则安,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 《金镜内台方议》:蛔为阴虫,故知阳微而阴胜,故用乌梅为君,其味酸,能胜蛔;以川椒、细辛为臣,辛以杀虫;以干姜、桂枝、附子为佐,以胜寒气而温其中;以黄连、黄柏之苦以安蛔,以人参、当归之甘而补缓其中,各为使。 ——END—— 关于佐程教育佐程教育成立于年,依托赣州高新区的丰富的资源。本公司秉承“梦为佐,心为程”的精神,坚持“让学习变得更简单”为宗旨!联合各大知名的机构,专业致力于打造教育界的品牌。 佐程教育中医师承事业部成立于年,佐程教育经过十年的发展,积累丰富的师资资源,为广大的中医爱好者、广大无证执医者提供一个高层次的中医师承学习平台,佐程教育中医师承事业部力争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师承平台!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sh/2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痛泻要方rdquo治疗
- 下一篇文章: 周乐年运用通补法治疗慢性腹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