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血,

你都知道什么?

一、什么是贫血

提起贫血,很多人对它缺少真正的了解,甚至误把贫血当作一种独立疾病。事实上,贫血是一种症状,是由不同原因或不同疾病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它的概念是指单位容积外周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细胞比容(H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正常值低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及各种恶性血液病等。

贫血多发于儿童、孕龄期女性及老年人群体。而且,女性贫血的比例与男性相比要更高。接下来,笔者就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关于贫血你知道和不知道的那些事。

二、贫血的分型及危害

根据血红蛋白的浓度可将贫血按严重度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级。

(一)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g/L~g/L)

多数情况下无明显症状,常见轻度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有时会出现轻度耳鸣、眼花、健忘的情况,做较激烈和较长时间的运动时耐力会下降。

(二)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g/L~90g/L)

劳动或劳累之后脸色苍白,伴随眼花及心慌、气促、头晕,休息或卧床后症状会有所减轻,更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痛、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g/L~60g/L)

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前出现黑点或者是冒金星、食欲不振,有倦怠、嗜睡、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手脚发麻发冷、有针刺感等症状,还可能会发生昏厥等一些严重的现象。

(四)极重度贫血(血红蛋白低于30g/L)

常并发贫血性心脏病,表现为头晕、眼花、四肢无力等症状加重,长期患病会使全身脏器长期处于缺乏血氧供应的状态,可能引发心功能衰竭,甚至可致死亡。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人整日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疲态尽显,大脑也一片空白,却仍然用“春困夏乏秋打盹”这种俗语来安慰自己。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自己极有可能“贫血”了。血液具有在人体内运输氧气和养料的功能,一旦患有贫血,人体的营养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人的精神状态也就随之变差。

贫血的主要表现是皮肤、粘膜苍白,头晕,耳鸣,失眠,疲乏无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贫血则可导致神经、呼吸、循环、内分泌、生殖等多系统损伤,造成肾脏缺血、出现蛋白尿,还会影响心肺功能,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急性肾衰症状,甚至会危及生命。了解了贫血的危害,我们也不必过分惊慌。如果我们采取积极正确的治疗手段,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血细胞恢复其正常功能,贫血患者的健康问题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三、缺铁性贫血概况

在所有的贫血统计中,缺铁性贫血的发病率居于首位,却由于症状不够典型常常受到忽视。因此接下来我们就好好谈谈这位贫血界的“老熟人”。

缺铁性贫血是指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全球约有6亿至7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好发于发展中国家与经济不发达地区,尤以婴幼儿及孕龄妇女的发病率较高。在发达国家,也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性贫血儿童的发病率高达50%,成年男性仅为10%。

那么,如此高发的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什么呢?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铁需求增加或造血活跃:怀孕中晚期和哺乳的妇女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婴幼儿、学龄前期、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功能活跃。

2.铁摄入或吸收障碍:素食者、饮食不均衡或患有饮食失调症的人群,减肥或健身人群,年龄在65岁以上,胃肠道等疾病手术后出现吸收障碍、伴有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人群都容易缺铁。

3.铁丢失过多:伴有慢性失血、月经过多、急性失血、多次献血、出血性疾病和慢性肾衰竭的人群机体常流失大量的铁。

其临床表现除一般贫血共有的乏力、易倦、头晕、头痛、心悸、面色苍白等表现外,还包括缺铁原发病的表现(如腹痛或腹部不适、黑便或便血、女性月经量增加等)和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包括组织缺铁表现和神经、精神系统异常,表现为皮肤干燥、角化、无光泽,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易裂,口角皲裂,过度兴奋、难以集中注意力、体力下降等)。针对此症状,积极治疗缺铁原发病和补充铁剂是关键的治疗手段。如能去除病因、根治原发病,通过饮食调理和补充铁剂,病人多能完全康复。

四、缺铁性贫血的食物预防

由于缺铁性贫血对智力和体能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做好缺铁性贫血的预防更加关键。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接下来我们就从大家更感兴趣的“食”的角度谈谈缺铁性贫血患者该吃和不该吃哪些食物。

宜食食物

1、菠菜

一种非常常见的蔬菜,它含有丰富的铁质胡萝卜素,是有名的补血食物。如果不爱吃胡萝卜,不妨尝试一下菠菜哦。

2、金针菇

金针菇的铁质含量丰富,比大家熟悉的菠菜高了20倍,同时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1、蛋白质等营养素。

3、龙眼肉

龙眼肉就是桂圆肉,它除了含有丰富的铁质外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及葡萄糖等。补血的同时还能治疗健忘、心悸、神经衰弱和失眠。

4、猪肝

猪肝除了富含大量铁质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和硒等。不仅能够补血,还可以缓解眼睛干涩,增强机体免疫力。

5、面筋

除了常见的补铁的蔬菜肉类食物之外,面筋的铁质含量也不容小视呢。用几串面筋补充铁质,岂不美哉!在一般的素食馆、路边摊都有面筋供应,不过还是要合理搭配,适量食用为好。

人体对各种食物中铁元素的吸收率各不相同。通常,动物性食品铁吸收率高可达20%,植物性食物铁吸收率低,约为1%~7%。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绿叶蔬菜中含有草酸和植酸,例如菠菜和苋菜。它们会和铁结合形成不易溶解的沉淀,对补铁药物的吸收有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在患者补充铁剂的过程中不宜同时食用此类食物。

忌食食物

1、不宜喝咖啡。咖啡里含有多酚类物质会和铁形成难溶解物质,影响铁的吸收。

2、不宜饮浓茶:茶叶中的鞣酸易与低价铁结合,形成不溶性鞣酸铁,阻碍铁质吸收。

3、不宜食用大蒜:大蒜含较多挥发性物质,过多食用会抑制胃液分泌,使血红蛋白、红细胞减少,加重贫血。

4、不宜喝牛奶:牛奶铁含量很低,而钙、磷含量较高,体内的铁质容易和牛奶中的钙、磷结合生成不溶性含铁化合物,使体内铁量更显不足。

5、少食碱性食物:碱性环境不利于铁质吸收,胃酸缺乏也会影响食物中铁游离和转化,因此贫血患者应尽量少食用碱性食物,如馒头、荞麦面等。

以上就是本期贫血知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通过相关知识的普及和对贫血科学有效的预防,能够帮助全社会的人们摆脱贫血带来的一系列困扰。关于贫血,你还知道什么知识和要点呢?

文稿

张学佳金青

排版

钱楚珩刘博

校对

钱楚珩张学佳

监制

袁宏卓沈美琪

审核

郎延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uonanluanchao.com/lcnzsh/9321.html